(原标题:出手了!刚刚加杠杆炒股加杠杆炒股,博时、鹏扬宣布!)
【导读】关键时刻,博时、鹏扬基金公司宣布出手自购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关键时刻,公募基金公司出手了! 4月8日,博时基金、鹏扬基金宣布自购。其中,博时基金宣布将于近日运用固有资金合计6500万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鹏扬基金拟于近日以固有资金申购3000万元公司在管权益类公募基金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近日A股市场巨震之下,基金公司拿出真金白银自购,彰显出对后市的信心,自购行为的背后是对当前市场投资价值的认可。后续或还有基金公司宣布自购。 博时、鹏扬基金宣布自购 继“国家队”出手后,公募基金也纷纷出手。 博时基金宣布,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公司将于近日运用固有资金合计6500万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最终申购申请确认结果以基金登记机构确认的结果为准。同日,鹏扬基金宣布,自购3000万元主动权益偏股基金。
公告显示,鹏扬基金拟于近日以固有资金申购3000万元公司在管权益类公募基金产品。其中,首批1500万元申购已于4月8日完成,包括鹏扬成长领航混合A份额500万元、鹏扬数字经济先锋混合A份额500万元、鹏扬产业智选一年持有混合A份额500万元。其余承诺申购的1500万元额度将于近期完成申购并进行公告。
鹏扬基金表示,当前和2018年美国发起贸易争端时相比,我国更有实力和经验。面对外部不确定性,公司提醒投资者多关注国内经济基本面和长期潜力,多关注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内在动能,多关注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我国宏观逆周期调控手法娴熟,政策工具储备丰富,中国经济应可实现2025年发展目标。鹏扬基金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信心,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价值有信心,对公司主动管理投研能力有信心。
股市是对未来的定价。鹏扬基金认为,中国经济正走在内外需再平衡的路上,广阔的内需市场和充足的政策空间将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经济金融安全发展。高质量上市公司将会获得资本市场的正面价值重估。面对价值低估的优质上市公司,投资者理应“该出手时就出手”。 自购提振市场信心 今年基金公司持续自购。 数据显示,截至4月7日,今年以来共有46家基金公司自购,金额合计超过10亿元,标的包括权益类产品。 市场震荡之际,权益类基金自购密集涌现。以2022年3月、2022年10月为例,彼时市场接近底部位置,权益类基金申购金额占比显著提升,自购标的以主动权益型、股票被动指数型基金为主。此次博时、鹏扬自购之后,可能后续也有部分基金公司会出手自购。 值得一提的是,自4月7日市场巨震以来,中央汇金、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纷纷宣布通过旗下公司增持ETF和央国企股票。社保基金也表示,近日已主动增持国内股票,近期将继续增持。在积极开展股票投资的同时实现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4月8日,中央汇金公司明确表态将“坚定增持各类市场风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结构”,并首次提出类“平准基金”定位。央行同步宣布,将通过再贷款向汇金提供充足资金支持,形成“政策工具—资金渠道—市场操作”的闭环。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同日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将部分偿付能力充足率档位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上调5%,最高可达50%。
看好目前市场投资价值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表示,尽管外部环境不确定加大,但是内部优势显著:一是经济韧性强劲。我国内需市场庞大,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新兴消费如线上服务、绿色消费热度不减,推动经济稳健上行。即便关税政策带来外部压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依然稳固。 二是政策持续发力。政府出台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政策,涵盖减税降费、基建投资,助力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激发市场活力。 三是创新活力充沛。国内在5G、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成果丰硕,新产业、新模式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增速远超传统产业,为经济发展打造新引擎。 四是产业体系完备。我国拥有全球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在贸易战中能够快速调整供应链,降低外部冲击影响,维持生产稳定。 长城基金表示,今日中央汇金发布公告增持ETF,并表示将继续增持。中国诚通、中国国新也宣布增持中国股票资产。从反应速度和力度看,各方都已有充分准备,成为托底力量。同时,A股多家上市公司密集披露增持回购计划,展现坚定的信心。市场参与者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 市场调整后,政策刺激下,国内市场中长期向上有弹性;若关税政策掣肘出现,市场可能进入边际改善多于边际恶化的时间窗口,改善来源包括可能的关税调整缓和、国内消费刺激加码、中国经济外循环突破等,现阶段虽“惊涛骇浪”,但中国战略机遇期可能展开。 恒生前海基金表示,今日中央汇金明确表示自己是资本市场上的“国家队”,发挥着类“平准基金”作用,有效稳定市场情绪,提振市场信心。A股市场有望逐步摆脱短期扰动,回归于反映国内经济基本面的理性轨道。此外,当前正值年报披露季,资金风格或将阶段性从关注预期向关注基本面业绩转化。
编辑:格林 校对:纪元 制作:舰长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刚刚,又有利好来了!
Powered by 联华证券配资_配资公司排名_配资公司开户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